确定系统精确度和可重复性
经验表明,完全由置于稳固基础上的称重模块支撑的料罐秤的精确度小于施加载荷(置于秤上的重量) 的 0.1%。如果这类秤经过正确校准,就可以读出置于其上面的重量的准确读数。理论上,总负重量程的百分比应该等于总计数(增量)的百分比。图 3-2 阐释了这一关系。
梅特勒托利多称重模块:理想量程与计数次数
如果秤的计数次数为 1,000,总量程为 5,000 磅 [2000 千克],那么每一次的计数应为 5 磅 [2 千克]。当把 2,500 磅 [1000 千克] 的重量置于秤上时,则计数次数应为 500。如果重量为 5,000 磅 [2000 千克],则计数次数应为 1,000。不管是向秤上添加重量还是从秤上减去重量,这一关系都不会改。
如果秤未经正确校准,这一理想的关系则未必正确。有四种主要的误差会导致称重不准:
•校准误差
•线性误差
•滞后误差
•可重复性误差
梅特勒托利多称重模块校准误差
一些误差是因为称重设备没有经过正确校准。如果出现校准误差(参见图 3-3),计数次数与载荷的比
例仍是一条直线,因为这是在理想的秤状况下。但是在满载荷情况下,直线不能完全达到计数次数。重量和计数次数之间为线性关系,但并不准确无误。这通常是由对秤进行电子校准时发生的误差所致, 可以通过重新校准秤进行正。
线性误差
线性指的是负载附加到秤上时,秤能够保持计数次数与负载比例(图中的一条直线)的一致性。如果
出现线性误差,秤能够在零载荷和满载荷时正确读数,但在两点之间则无法正确读数(请参见图 3-4)。重量指示可能会**实际重量(如图所示),也可能会低于实际重量。
梅特勒托利多称重模块一般考虑因素
梅特勒-托利多 确定系统精确度和可重复性
滞后误差
滞后指的是对于同一施加载荷的秤读数的大差异,一个读数通过从零增加负载得出,另外一个通过
从满载减少负载得出。图 3-5 所示为典型的滞后误差。秤在零载荷和满载荷时能够准确读数。逐渐向称添加重量时,曲线低于直线,显示的读数过低。达到满载后,重量逐渐减少,曲线**直线,显示的读数过高。滞后指的是负载和卸载曲线之间的大差异;在本示例中出现在半载荷时。您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配料称、填料称和计数称应用中的线性误差和滞后误差,特别是采用了全套秤的情况下。
梅特勒托利多称重模块可重复性误差
可重复性指的是秤能够在相同的环境状况下多次添加或去除同样的重量时显示相同的读数。它指的是
读数之间的大差异,用施加载荷的百分比表示。例如,假设在量程 5,000 磅 [2500 千克] 的秤上放
置 10 次 5,000 磅 [2500 千克] 的重量,5,001 磅 [2500.5 千克] 为大读数,而 5,000 磅 [2500 千克]
为小读数。可重复性误差则为 1 磅 [0.5 千克],或者是秤体的施加载荷 (A.L) 的 0.02% (1/5,000)。注意:带有施加载荷的秤体的可重复性误差,如果施加载荷减少一半,则可重复性误差也要减半。
梅特勒托利多称重模块地震荷载
地震所产生的地震力是会影响料罐和料仓秤的强大的外力之一。地震指地面突然运动,它会对人造重 结构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力。地震是由剧烈的火山喷发所致,但是常见且为严重的情况下,它们发生在地壳板块的交界地带。图 4-2 中,每个点都表示 5 年内发生的 4 级或 4 级以上的地震;一般来
说,点的排列格局板块边界相吻合。某些地方的地壳板块间可能会发生水平或垂直滑动,长期以来由于板块间的摩擦可以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潜在的能量聚积,终克服摩擦力,突然发生滑动,这样
就造成了地震。地震波从震源向四外辐射,从而使地表发生水平运动,并在地表形成地面波;这样地震就会同时发生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并对地表的设备和结构产生相应的作用力。
梅特勒托利多称重模块大环境考虑因素
过去 40 年里,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得到重大发展,并且随着从各大地震中吸取的教训不断纳入各种设计规范,该原理将继续完善。世界范围内采用的设计规范很多,例如,美国广泛采用 ICC 制定的国际建筑规范,而在整个欧洲则正在采用 CEN 制定的 EN1998 欧洲规范 8:结构抗震设计。由于液体在料罐中晃动会产生流体动力效应,因此在设计料罐时还要考虑到其它因素;已专门为这一状况编写了规范,表 4-1 中列出了一些与高位料罐相关的规范。
梅特勒托利多称重模块
EN1998-4 欧洲规范 8:结构抗震设计* 4 部分:料仓、料罐和管路 CEN
D100 用于储水的焊接碳钢料罐 AWWA
D103 用于储水的工厂涂层栓接钢制料罐 AWWA
NZSEE 准则 存储料罐抗震设计建议 NZSEE
ACI 350.1 含液体的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及说明 ACI
表 4-1:高位料罐防震设计相关的规范
幸运的是,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远离人口聚集地和工业中心的偏远地区,但也有很多重要的例外。如果秤所在的地区采用地震设计规范,那么秤的设计必须符合这些规范。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需要对抗的地震的严重性和类型、距离已知断层的距离、现场土壤/岩层的类型和深度、底座类型以及秤在建筑或结构中的位置、秤的大小和配置、存储的物料的毒性和震后秤所需的环境。另外,许多国家要求必须由经认证可以在该地区执行工作的专业工程师来完成抗震设计。梅特勒-托利多认为,抗震设计必须由本地经过认证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根据本地条例及不同的情况来完成;我们的数据表为设计师提供进行此类分析所需的称重传感器及称重模块数据。
梅特勒托利多称重模块确定系统分辨率
非交易过程称重
称重传感器和仪表结合来产生所需系统分辨率或增量的能力水平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信号强度 = 所需增量大小 × 称重传感器输出 (mV/V)* × 激励电压 × 1,000
(伏特每增量) 单个称重传感器量程 × 称重传感器数量
大多数梅特勒-托利多称重传感器的输出为 2 mV/V。
在公式中输入所需增量,同时输入称重传感器和仪表参数,始终采用相同的重量单位。如果信号强度
(伏特每增量)低于仪表允许的小值,系统就可以提供所需的分辨率。
梅特勒托利多称重模块示例 1:
假设假设料罐秤的仪表上安装了四个 5,000 磅称重传感器 (2 mV/V),仪表激励电压为 15 VDC,小值为
0.1 微伏每增量,显示的大增量为 100,000。您想要称起的重量达 15,000 磅,增量为 2 磅(显示的增量为 7,500)。根据公式算出所需的信号强度:
2 lb × 2 mV/V × 15 VDC × 1,000 = 3.0 微特每增量
5,000 lb × 4
仪表的可取的小信号强度为 0.1 微伏每增量。由于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的信号为 3.0 微伏每增量,大于
该 0.1 微伏每增量,因此您能够显示 2 磅增量。
示例 2:
假设料罐秤的仪表安装了四个 1100 千克的称重传感器 (1.94 mV/V),仪表的激励电压为 5 VDC,小值为 0.1 微伏每增量,显示的大增量为 100,000。您想要称起的重量达 1,000 千克,增量为 0.2 kg(显示的增量为 5000)。根据公式算出所需的信号强度:
0.2 kg × 1.94 mV/V × 5 VDC × 1,000 = 0.44 微伏每增量
1100 kg × 4
仪表的可取的小信号强度为 0.1 微伏每增量。由于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的信号为 0.44 微伏每增量,大
于该 0.1 微伏每增量,因此您能够显示 0.2 千克增量。
合法贸易交易称重
如果您用砝码称重来购买和/或销售物料,分辨率或增量则会受到秤的许可的限制。下面一部分介绍合
法贸易应用的行业标准以及这些标准对称分辨率的限制。
要对传输系统中运输的物体进行称重,请将传输装置的一部分安装到称重模块上。由于物体在输送机上进行称重时通常会移动,因此这些应用需要一个能够承受高水平剪切力负载,同时仍可以称出可复验的重量的称重模块。通过梅特勒-托利多自校正称重模块,传输装置的称重部分可以在承受水平剪切力负载时来回移动,从而减轻震动。但是称重传感器的自恢复悬挂装置往往会使传输装置返回“原”位置,以确保进行可重复性称重。
有很多台秤可以作为标准产品,但是有时需要专门建造一个平台来配合一个特定的应用;这可能需要通过称重模块来完成,称重模块支撑的台秤
机械秤转换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旧的机械秤转变成电子称重。**种方法是秤杆转换。其中包括在添加 S 形元件拉式称重模块的同时保留现有的机械秤秤杆和称重平台。*二种方法就是换秤杆。其中包括 拆下秤杆,在现有称重平台下方添加压式称重模块。
秤杆转换
秤转换可以保留机械秤的刻度盘,这样既可以进行电子称重,也可以进行机械称重。在现有杆秤秤杆上插入 S 形元件拉式称重模块,置于刻度盘栏中。刻度拨盘端锁定,这样 S 形元件就可以感应到从地磅中延伸出的横杆施加的张力。为防止发生断电或出现线路故障,操作人员可以为刻度盘解锁,完全恢复机械操作。图 2-6 显示秤转换。
如何确定秤转换后称重传感器所需的量程(单位:磅 [千克]):
•确定杆秤秤杆因平台的固定负载所获得的原始张力负载(单位:磅 [千克])。
•确定现有秤的量程(单位:磅 [千克])。
•确定秤杆系统的倍数。
将以上列出的变量插入下面的公式中: 称重传感器量程 = 初始张力负载 + 量程
倍数
得出的就是可以采用的**小称重传感器量程,用安全系数乘以该量程,这在* 7 章“拉式称重模块”中作出了进一步讲述。